[神經-癲癇] 病人這樣是癲癇嗎? 腦電圖檢查與癲癇診斷簡介

作者: 朱永載 醫師

前言

又過了半年多趕快來更新一下,這次內容比較是雜談式的Q&A導向,起源是上個月在腦波室,不定期會有學弟妹來參觀跟問問題,就把一些常見的問題整理起來。原本的主題是腦波,但是多數人排腦波(腦電圖檢查) 心中真正的用意可能是想診斷或排除seizure。這篇主要介紹癲癇診斷的基本觀念,用藥時機(但不討論詳細用藥選擇可參考用藥分類各藥物特性),腦波(腦電圖檢查) 可以提供的資訊,跟遇到新發生的seizure如何處理。

Reference

幾個討論的問題

  1. 何時會懷疑Seizure
  2. 如何診斷Seizure
  3. 什麼是癲癇(epilepsy)
  4. 什麼時候需要給AED?
  5. 什麼時候要安排腦波
  6. 如果遇到懷疑Seizure的病人要怎麼辦?

什麼是Seizure?

先回到Seizure的定義吧。學理上指的是因為腦部神經元大量不正常的同步放電,產生的臨床症狀,通常都是陣發性會自己停止(除非進展到status epilepticus)

分類上,我們會去區分病人的症狀是局部發作,還是一開始就全面性發作。發作的內容又可以是以運動表現(常見的convulsion or tonic-clonic attack)或是非運動症狀。全面發作一定會影響到意識狀態,但局部發作就不一定,可能從頭到尾都意識清楚,也可能後來影響到意識。

何時懷疑Seizure?

幾個情境下可以懷疑Seizure

  1. 肢體抽動,尤其是病人有Tonic跟clonic phase的演進
  2. 忽然失去意識,尤其是陣發性的發生
  3. 一直很昏沉,會懷疑是non-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但鑑別診斷很寬廣,之後再另闢一篇討論了…
  4. 陣發性的神經學症狀

肢體抽動的鑑別診斷

如果沒有典型的tonic-clonic attac,最終是Seizure的機會沒有很高。可以參考 “What’s shaking in the ICU?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e seizure in the intensive care setting” ,其他需要考慮的像是

  • Tremor顫抖: 肢體會規律的收縮,但在收縮的時候病人還是可以控制肢體動作,相反的如果是在Seizure發作時,病人就無法控制該肢體
  • Myoclonus 肌躍症: 不太規則,會快速的抽動一下
  • Chills 寒顫: 有時也會抖得很嚇人… 如果全身都在抽動時,如果真的是seizure的話意識一定會受影響。

急性失去意識的鑑別診斷

  • Syncope是個很重要的鑑別診斷,因為很可能跟一些心肺的問題有關係。Syncope通常會快速恢復,也沒有post-ictal confusion
  • 低血糖: 記得要測
  • 中風: 特別是影響基底動脈的(e.g. top of basilar syndrome)或是雙側的內側視丘中風
  • 結構性病灶: 在Posterior fossa的病灶往前壓到腦幹就可能失去意識

陣發性神經學症狀

  • 局部Seizure,特別是已知有過腦損傷(e.g.左側的motor cortex受過傷,這次是右邊肢體陣發性麻/抽動/無力)
  • 暫時性腦缺血 TIA,特別是已知血管有狹窄(e.g.左頸動脈狹窄,陣發性的右側肢體無力) (P.S. 很少數會有limb-shaking TIA,可以短暫抽動)
  • 偏頭痛的預兆Aura: 最常見的是視覺表現,但其實各種症狀都可以,也有人以半邊無力表現(hemiplegic migraine)

如何診斷Seizure?

是個根據病史跟旁人敘述的臨床診斷。病人本人事前(有的病人會有Aura),當下(可能清醒也可能失去意識)跟事後的描述。有時病人在之前也會有怪怪的發作,或者是旁人覺得他會偶爾失神等等。

所以需要腦波才能診斷Seizure嗎? 其實不一定。假設病人真的有問題,一次常規的清醒腦波(~20分鐘) 可以抓到異常放變的機率大約也才三成,所以一次腦波正常不代表病人就沒事。但如果有抓到異常放電,則日後復發的機率會比較高。

 

什麼是癲癇Epilepsy?

講完Seizure就可以前進到Epilepsy了。

學理的定義是病人的腦部會可以反覆產生Seizure就是癲癇。操作型定義則有兩種

  • 最傳統的是發生兩次以上的非誘發性Seizures,同時兩次至少間隔24小時。以成人來說,如果發生過一次Seizure,五年內發生第二次的機率約為35%。發生兩次以後,第三次的機率超過七成。
  • 或者是只有發生一次,但根據臨床證據,預期病人十年內復發的機率超過六成

如何預測復發機率?

若有以下情境,則復發的機率會提高:

  • 神經學檢查有異常
  • 影像學檢查有異常
  • 腦波有異常放電
  • 晚上發生的
  • 過去有過腦傷(創傷 中風 感染等等)

誘發 VS. 非誘發

因為身體或腦部急性變化產生的Seizure就是誘發性癲癇,如:

  • 低血糖
  • 低血鈉/鈣
  • 尿毒症
  • 肝腦病變
  • 藥物中毒或是戒斷(特別是BZD或酒精)

如果找不到任何誘發因子,結果病人還是發作,那就是非誘發性。

何時該使用抗癲癇藥物?

當你覺得病人會在復發時就該使用。以下以三個情境討論

一個糖尿病病患,常常打胰島素打到低血糖,誘發癲癇很多次

討論: 即使發生了很多次,但每次都是低血糖造成,使用抗癲癇藥物也沒用。這也是為什麼病人發作Seizure,尋找並矯正誘發因子很重要,因為不是盲目使用抗癲癇藥物就會好。

一年前右邊額葉中風,這次新發生的左側肢體focal motor seizure

討論: 即使只發生第一次,但是因為該位置曾經有腦傷,復發機率高,通常會建議病人第一次就用藥。

新發生左側肢體focal motor seizure,腦部影像發現在右邊有convexity meningioma

討論: 因為有結構性病灶,復發機率高,應該建議用藥。但是如果手術有開乾淨,後續也沒有復發,要不要長期用藥可以視情況討論。

腦波檢查

繞了半天終於要講到腦波了,前面鋪陳的重點就是seizure跟epilepsy都是臨床診斷。當很肯定是seizure時,就不需要用腦波來診斷,但可以幫助預測復發機率跟可能的病灶位置。

腦波簡介

是個電生理的功能性檢查,就像心臟的心電圖一樣。腦波跟病人當下的狀態有很大的關係,清醒 嗜睡或是睡覺時都會有各自的特色。嗜睡時會開始出現慢波,隨著睡眠的進展可能會越來越多,但到REM sleep又會改變。但如果清醒時還出現慢波(特別是一直在某個地方),那就可能有問題。

基本排列

常見的10-20系統有19 +2個reference (A1,A2) leads。偶數是右邊,奇數是左邊。FCPOT各自代表不同部位。可以想見腦那麼大但是只用20個左右的電極去看,太微小的變化不一定能抓得到,空間解析度其實不好。

腦波的誘發程序

為了看腦部的反應性跟誘發出癲癇波,會作一些誘發程序

  • 前一天熬夜(比較容易發作)
  • 張閉眼(看看後面的alpha rhythm是否有變化)
  • 過度換氣
  • 光刺激
  • 病人嗜睡就想辦法叫醒病人

腦波的頻率範圍

  • 平常說的alpha波是指8-13 Hz,常見於腦後面的地方,閉眼會比較明顯
  • Beta: 13-25 Hz
  • 低於8 Hz就算是慢波,其中4-8 Hz 是theta,<4 Hz是delta

何時要排腦波?

  • 評估Seizure/epilepsy: 預測復發機率 評估治療反應等等
  • 腦炎,代謝腦病變或是CJD
  • 區分異睡症(parasomnia)或是夜間seizure
  • 意識障礙,排除NCSE Non 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
  • 嚴重腦傷如CPCR缺氧後的預後評估

腦波報告敘述的內容

  • 病人的臨床意識狀態
  • 病人background rhythm的狀態(頻率 大小等等)
  • 誘發程序後有無異常
  • 病人腦波的反應性如何(e.g. 張閉眼) 腦波的對稱性跟連續性
  • 其他異常的波

最後根據以上的描述跟病人的臨床資訊(病史, 年紀性別, 用藥等等) 做出判讀。

遇到病人疑似seizure怎麼辦?

首先先看生命徵象跟有沒有停? 如果一直持續抽超過5分鐘就是status epilepticus,就照指引處理下去(IV lorazepam 4mg or IM midazolam 10 mg,早期使用高劑量的抗癲癇藥),同時安排抽血檢查,必要時急作影像檢查。

大多數的狀況,seizure會自己停下來

  • 重新詢問病史,如果可以看到錄影更好
  • 評估診斷,會不會其實是TIA 或中風? 還是 syncope
  • 如果病人是已知的癲癇病人,就要詢問其他的誘發因子,像是沒有吃藥, 熬夜, 喝酒, 感染

如果確定是新發生的seizure

  • 一樣抽血,看有無可以矯正的誘發因子(電解質 感染 肝腎功能等)
  • 腦部影像,評估是否有結構性病灶。有些病灶只有MRI可以看得到,且需要特殊的protocol。
  • 如果懷疑有CNS感染或發炎,要做腰椎穿刺,並盡早給予抗生素。

延伸閱讀

[神經/癲癇/藥理] 靜脈抗癲癇藥整理

[神經-癲癇-藥理] 口服抗癲癇藥整理-1 分類與機轉總覽

[神經-癲癇-藥理] 口服抗癲癇藥整理-2 個別藥物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