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中風] 刻不容緩的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治療

作者: 朱永載 醫師

前言

來接續之前的 急性缺血性腦中風- Part 1 病因評估,這邊來討論急性期接續到長期的治療方向。前面還是會講一下在急診端的再灌流治療(reperfusion therapy),目標是使用血栓溶解劑或動脈取栓術把血管打通。但中間的決策很複雜,治療觀念也不斷再更新,大概只有神經科與急診科需要明確了解其中細節,其他科醫師或一般人有個概念即可。

後面就會講到抗血栓藥物(抗血小板藥物/DAPT, 抗凝血劑/NOAC)以及其他風險因子的控制。最後簡述一下如果遇到中風病人再惡化的處理,不過情境又更複雜了所以只能講些原則。

寫完以後發現還是只能簡述概念,詳細的處置還是有待讀者點連結去看各個主題的指引,或是可參閱腦中風學會2018年出版的實體書「腦中風100問」。

時間就是大腦 (Time is brain)

以下先討論不同時間點的治療方向

急性腦中風治療時程
急性腦中風治療時程
  • 24小時內: 評估能否打通血管/再灌流治療(reperfusion therapy) (靜脈 tPA, 動脈取栓術),若不適合則可考慮 DAPT
  • 1-3天: 穩定中風的急性期,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可加上抗血小板藥物
  • 一周內: 若穩定可開始降血壓,安排復健,心房顫動造成的中風穩定可考慮加上NOAC(後述)
  • 一周後: 長期控制危險因子,血壓小於 140 mmHg,抗血栓藥物使用。適當病人可評估其他治療,如內頸動脈支架。

中風嚴重度 NIHSS 中風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用神經學檢查NE的評分,0-42分,越高分表示中風越嚴重 (註: 0分不代表病人沒有中風)

評估面向包括以下:

  • 意識狀態
  • 眼球運動(EOM), 視野
  • 臉部表情跟四肢力氣
  • 感覺, 協調, 語言功能, 講話

疑似急性中風病人 (EVT:動脈取栓術, tPA 血栓溶解劑)

下表是根據時間與嚴重度的急性中風治療方向。

基本上,中等到嚴重的中風,還是希望能利用靜脈打藥(IV tPA)或動脈取栓來打通血管(EVT)。輕微的可考慮先以雙抗血小板藥物治療(DAPT)。另外也需排除其他非中風的病因,如低血糖,癲癇發作,昏厥等。

IV tPA 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

  • 症狀發生4.5 小時內,可考慮。
  • 適用的嚴重度是NIHSS 4到25分,症狀太輕的跟太嚴重的不適合(怕副作用更嚴重)
  • 需排除無其他禁忌症(近期中風,大手術,大出血,頭部出血,吃抗凝血劑等等)
  • 劑量 0.6-0.9 mg/kg
  • 施打後控制血壓小於180/105 mmHg
  • 33% 會進步,但也有6% 腦出血的風險

EVT,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動脈內取栓術

  • 嚴重中風 (中風評分量表NIHSS >=6分)
  • 近端大血管阻塞 (large vessel occlusion) (中大腦動脈MCA, 內頸動脈 ICA, 基底動脈 BA, 椎動脈VA等等)
  • 希望在真正梗塞壞死範圍不大(infarct core)但是缺血範圍大(Penumbra)的狀況。
  • 時間越快越好(建議6-8小時內,視狀況24小時內都有機會)
  • 目前健保已通過24小時內前後腦循環在符合適應症下都給付 (相關新聞報導連結)

以下以圖說來講解 Penumbra的概念(Penumbra單字原意是月食的半影區)

這是一個血管支配供應的範圍

如果被近端血管被塞住,下游供應的範圍就會缺血(灰色),但不一定到壞死程度。

時間過越久,中間已經徹底壞死的深灰區域就會越大,可以搶救的淺灰區域Penumbra則越來越小。

理想的狀況是以下,在壞死區域小,缺血範圍penumbra大的狀況下及早打通。就像森林大火,還在小火的階段及早撲滅還可以搶救很多樹木。

若時間太久,大部分的血管供應範圍都已壞死,能搶救的penumbra缺血區域就越來越小,此時就不建議作動脈取栓術。

large core
以上僅為概念性說明,實際上能否治療還是要以病人的整體病況、神經學症狀及影像變化做綜合考量,可參考台灣腦中風學會指引

動脈取栓後併發症

當然做完取栓或打通血管後並非一帆風順,還是會有諸多可能的病發症。

  • 血管打通後腦水腫或出血(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 再阻塞 (Re-occlusion)
  • 下針處血腫 或 下肢動脈阻塞
  • 顯影劑反應/漏針
  • 罕見併發症可參考此連結文章

急性期 DAPT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NIHSS <= 5 分或是高風險TIA (ABCD2 score >=4)
若符合以上條件、不做急性再灌流治療,且低出血風險,可以使用雙抗血小板藥物(DAPT)治療。

另外是若顱內血管嚴重狹窄可使用雙抗藥物到90天。
較多證據支持的建議組合: Aspirin + Plavix, 吃10-21天後換成單一種。
另一新的急性組合則是 Aspirin + Ticagrelor。

2019 年CSPS.com的研究 則是看到在八天之後的非心因性中風,Cilstazol + Aspirin 或Cilostazol + Clopidogrel相較於單用asprin or clopidogrel更能減少再中風比率,且出血風險沒有顯著變化。

可參考台灣腦中風學會雙抗血小板藥物指引

急性期/一週內要用什麼藥?

超過一天之後的急性期,可分為通用治療(有病治病,沒病強身)與針對不同病因的個別化治療。

Continue reading [神經-中風] 刻不容緩的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治療

[神經-癲癇] 病人這樣是癲癇嗎? 腦電圖檢查與癲癇診斷簡介

作者: 朱永載 醫師

前言

又過了半年多趕快來更新一下,這次內容比較是雜談式的Q&A導向,起源是上個月在腦波室,不定期會有學弟妹來參觀跟問問題,就把一些常見的問題整理起來。原本的主題是腦波,但是多數人排腦波(腦電圖檢查) 心中真正的用意可能是想診斷或排除seizure。這篇主要介紹癲癇診斷的基本觀念,用藥時機(但不討論詳細用藥選擇可參考用藥分類各藥物特性),腦波(腦電圖檢查) 可以提供的資訊,跟遇到新發生的seizure如何處理。

Reference

幾個討論的問題

  1. 何時會懷疑Seizure
  2. 如何診斷Seizure
  3. 什麼是癲癇(epilepsy)
  4. 什麼時候需要給AED?
  5. 什麼時候要安排腦波
  6. 如果遇到懷疑Seizure的病人要怎麼辦?

什麼是Seizure?

先回到Seizure的定義吧。學理上指的是因為腦部神經元大量不正常的同步放電,產生的臨床症狀,通常都是陣發性會自己停止(除非進展到status epilepticus)

分類上,我們會去區分病人的症狀是局部發作,還是一開始就全面性發作。發作的內容又可以是以運動表現(常見的convulsion or tonic-clonic attack)或是非運動症狀。全面發作一定會影響到意識狀態,但局部發作就不一定,可能從頭到尾都意識清楚,也可能後來影響到意識。

何時懷疑Seizure?

幾個情境下可以懷疑Seizure

  1. 肢體抽動,尤其是病人有Tonic跟clonic phase的演進
  2. 忽然失去意識,尤其是陣發性的發生
  3. 一直很昏沉,會懷疑是non-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但鑑別診斷很寬廣,之後再另闢一篇討論了…
  4. 陣發性的神經學症狀

肢體抽動的鑑別診斷

如果沒有典型的tonic-clonic attac,最終是Seizure的機會沒有很高。可以參考 “What’s shaking in the ICU?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e seizure in the intensive care setting” ,其他需要考慮的像是

  • Tremor顫抖: 肢體會規律的收縮,但在收縮的時候病人還是可以控制肢體動作,相反的如果是在Seizure發作時,病人就無法控制該肢體
  • Myoclonus 肌躍症: 不太規則,會快速的抽動一下
  • Chills 寒顫: 有時也會抖得很嚇人… 如果全身都在抽動時,如果真的是seizure的話意識一定會受影響。

急性失去意識的鑑別診斷

  • Syncope是個很重要的鑑別診斷,因為很可能跟一些心肺的問題有關係。Syncope通常會快速恢復,也沒有post-ictal confusion
  • 低血糖: 記得要測
  • 中風: 特別是影響基底動脈的(e.g. top of basilar syndrome)或是雙側的內側視丘中風
  • 結構性病灶: 在Posterior fossa的病灶往前壓到腦幹就可能失去意識

陣發性神經學症狀

  • 局部Seizure,特別是已知有過腦損傷(e.g.左側的motor cortex受過傷,這次是右邊肢體陣發性麻/抽動/無力)
  • 暫時性腦缺血 TIA,特別是已知血管有狹窄(e.g.左頸動脈狹窄,陣發性的右側肢體無力) (P.S. 很少數會有limb-shaking TIA,可以短暫抽動)
  • 偏頭痛的預兆Aura: 最常見的是視覺表現,但其實各種症狀都可以,也有人以半邊無力表現(hemiplegic migraine)

Continue reading [神經-癲癇] 病人這樣是癲癇嗎? 腦電圖檢查與癲癇診斷簡介

Summary of oral AED

[神經-癲癇-藥理] 該吃哪種口服抗癲癇藥? (之二) 個別藥物介紹

作者: 朱永載 醫師

前言

承接上一篇 [神經-癲癇-藥理] 口服抗癲癇藥整理-1 分類與機轉總覽 ,這篇來討論個別口服藥的介紹(以目前台大成人比較常用的品項為主)。每個藥物的個論有點雜,介紹藥物動力學需要注意的地方,常用劑量跟副作用,會概述一下治療的地位角色但也是從各篇review的專家意見彙整而來,僅供參考。

AED mechanism
簡單回顧一下AED的機制

從經典款Phenytoin開始

  • 古老有效的鈉離子通道抑制劑Phenytoin,可以很快加量上去(如果很急也可以考慮靜脈注射loading)
  • 缺點是肝毒性跟心律不整
  • 對於局部發作很有效,GTCS可以考慮,但要小心可能惡化失神或肌躍型發作
  • 藥物動力學特色是非線性,代謝很快達到飽和,過了飽和點後會很快衝高,所以往上加量時要很小心,尤其是已經到治療濃度附近
  • e.g. 假設每天起始200mg,幾天後的藥物濃度是5mg/L,可能加到250mg就會衝高到10mg/L
  • 藥物交互作用多,也跟血中蛋白質結合,可能會增加其他藥物的代謝,要仔細檢視病人所有用藥。
  • 通常是一天兩次到三次分次使用
  • 副作用藥理課本上列了很多…急性包括皮膚過敏,小腦毒性
  • 長期副作用包括小腦萎縮,周邊神經病變,牙齦增生,骨質疏鬆等等

Carbamazepine- 自己打自己的藥物代謝

  • Carbamazepine也是古老有效的鈉離子通道抑制劑,對於局部發作很有效,另外可做為躁症的情緒穩定劑,有時也可以治療神經痛。
  • 相比於Phenytoin,藥物濃度劑量沒那麼難調,但反而會auto-induction,自己誘發自己的代謝,所以藥量不怕暴衝,反而怕自己慢慢降下來
  • Seizure type跟Phenytoin類似,對局部發作有效,GTCS可能有效,也可能惡化失神或肌躍型發作。
  • 藥物作用交互作用一樣不少
  • 從一開始200mg BID開始用,常見維持劑量為每天800-1200mg/day
  • 副作用也類似,以皮膚跟小腦毒性為主,比較特別的是低血鈉。
  • 長期可能造成體重上升跟骨質疏鬆。

Oxcarbazepine- Carbamazepine二代目

  • Carbamazepine的衍生物,多數的副作用都較少,交互作用也單純一些,但比較會低血鈉
  • 致畸胎性低!
  • 可能降低口服避孕藥跟NOAC(新型口服抗凝血劑)的濃度
  • 起始劑量為300mg BID,維持劑量為600-1200mg BID
  • 副作用就是小腦毒性跟低血鈉。

Continue reading [神經-癲癇-藥理] 該吃哪種口服抗癲癇藥? (之二) 個別藥物介紹

AED mechanism

[神經-癲癇-藥理] 該吃哪種口服抗癲癇藥? (之一) 分類與機轉總覽

作者: 朱永載 醫師

前言

又是過了五個月的更新(慚愧),這次來整理口服抗癲癇藥(AED),發現內容太多,所以這次以分類與總覽為主,各種藥的個論請參閱這篇個別藥物介紹

分類

光是分類也沒有統一的方式,一種是以推出時間分成早期跟新型,也可以用機轉或是治療的癲癇類型作為依據。

早期的AED特色是成本低,單就效果本身也不錯,缺點是副作用較多或是藥物交互作用多。包括BZD類,Phenyotin, Carbamazepine, Barbiturate, Valproate等等。

另外一種是從治療的癲癇種類出發,分成廣效跟窄效。廣效沒有明確定義,但通常是指對於局部發作(focal onset)跟全面發作(Generalized)都有一定療效的。

比較常被人當成廣效的有Valproate, Levetiracetam, Topiramate, Zonisamide, Lamotrigine。有的人也把較新推出的Perampanel歸類為廣效。

機轉總覽

AED mechanism

這張圖是列出了目前常見AED的作用機轉,多半是針對離子通道或是神經傳導物質的調節。

Continue reading [神經-癲癇-藥理] 該吃哪種口服抗癲癇藥? (之一) 分類與機轉總覽

[神經/癲癇/藥理] 癲癇重積狀態與靜脈抗癲癇藥整理

前言

停滯了三個月都快變季刊了,都被范P嗆說長草到變成斑馬草原了QQ這次想要整理抗癲癇藥(AED),不過實在是太多了,也很難找到一個完整的分類系統,所以決定從重積癲癇(Status epilepticus,以下簡稱SE)二線用到的靜脈AED寫起,後面會稍微介紹可能遇到的藥物交互作用。這篇以用藥為主,診斷的部分以後再介紹。

Reference

  • Betjemann JP, Lowenstein DH. Status epilepticus in adults. Lancet Neurol. 2015 Jun;14(6):615-24.
  • Tracy Glauser et a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 Treatment of 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 in Children and Adults: Report of the Guideline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Epilepsy Society. Epilepsy Curr. 2016 Jan-Feb; 16(1): 48–61.
  • Farrokh, S., Tahsili-Fahadan, P., Ritzl, E. K., Lewin, J. J., & Mirski, M. A. (2018). Antiepileptic drug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Critical care (London, England)22(1), 153.
  • Abou-Khalil BW. Antiepileptic Drugs. Continuum (Minneap Minn). 2016 Feb;22(1 Epilepsy):132-56.
Status epilepticus處置概覽
  • 最開始還是穩定Vital signs,如果有低血糖先給Thiamine再給糖水(避免Wernicke Encephalopathy)。
  • 第一線用藥是BZD,首選是IV Lorazepam,沒有IV 可以給IM的Midazolam。
  • 第二線AED的選擇比較多,最常被推薦的是前三種 Phenytoin, Levetiracetam跟Valproate。替代的選擇有Phenobarbital 跟Lacosamide。
  • 真的都打不下來就要用到麻醉藥了。
BZD簡介
  • IV Lorazepam 建議劑量 0.1mg/kg,最高劑量可以到4mg,可以重複一次。
  • IM Midazolam 10mg 打一次
  • 以上兩者證據最強,下面是替代方案
    • 不行的話可以考慮IV diazepam或是Rectal Diazepam
    • IV phenobarbital 15mg/kg也是一個選擇
  • AES的guideline提到說在SE的病人身上,打BZD造成呼吸抑制的風險反而比不把SE打下來的風險還低。(應該是針對Convulsive SE)

二線AED

五種AED的整理與比較

劑量的部分其實每篇文章建議的劑量都不太一樣,AES(美國癲癇學會)在SE的guideline建議的劑量都超高。不過還好至少Phenytoin,Vaproate跟Phenobarbital都可以測藥物濃度,可以有個方向。

Continue reading [神經/癲癇/藥理] 癲癇重積狀態與靜脈抗癲癇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