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作者- 朱永載 醫師
2016年從台大醫學系畢業,在台大當完一年內兒組PGY。2017年完成為期一年的醫療替代役,2018年8月至2022年7月完成台大神經內科的住院醫師訓練。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於台大神經部巴金森中心接受動作障礙研修醫師訓練,專注在巴金森氏症、顫抖症、失智症、腦中風、超音波導引肉毒桿菌注射、基因醫學等領域。
2023年8月起於台大醫院金山分院擔任專任主治醫師及主持台大金山分院失智共照中心,並於台大醫院神經部週一下午開設動作障礙、顫抖症與神波刀門診。2024年8月起獲聘為台灣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兼任講師。
臨床專長如下
- 巴金森氏症及相關疾患的診斷與治療
- 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路易體失智等)
- 顫抖症 (原發性顫抖、巴金森氏顫抖)及動作障礙(肌張力不全、舞蹈症、肌躍症等)
- 腦中風診斷評估及治療
- 頭痛診斷與治療(藥物、神經阻斷注射、偏頭痛肉毒桿菌注射)
- 神經疾病基因檢測
治療專長
- 巴金森氏病藥物與深腦刺激術治療
- 顫抖症神波刀/聚焦超音波治療
- 超音波導引肉毒桿菌注射 (肌張力不全、斜頸症、中風後肢體痙攣、口顎肌張力異常) (2024/10/12 台灣神經學會/腦中風學會 Botulinum Toxin Academy 受邀講師)
- 臉部肉毒桿菌注射治療(半臉痙攣、眼瞼痙攣、偏頭痛)
- 頭頸部疼痛激痛點注射
學術興趣(Google scholar)除了神經內科以外,也包括基因體學、生物資訊、資料科學。
平常休閒就是慢跑、看電影跟影集、打網球、看偵探小說、音樂(唱歌跟彈一點吉他)。
網誌的名字由來:
網誌方向
最近的想法是每周回顧一篇神經內科相關的醫學文章,然後另外一篇就整理一些醫學以外的領域讀到的東西或是心得想法。2018/1/9 英文email寫作出乎意料的反應熱烈,所以考慮先寫幾篇關於英文整理資訊跟心得。後來慢慢整理神經內科相關的診斷與治療,目前先以常見的疾病為出發。基因體學與生物資訊的東西可能等學有所成再來與大家分享